打醮翁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 穿成首辅的炮灰前妻 第162节,穿成首辅的炮灰前妻,打醮翁,起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喜欢这味道的, 吃了以后惊为天人,日日都想吃。
薯条每日都最快卖完。
因着国子监这边的店客流太大, 每日都排队, 陶姜决定,在城东再开一家分店。
开了两家店后, 虽仍有排队,但不至于连个落脚地都没有。
京城这边步入正轨后, 陶水开始巡视各地店铺,带着明笙核查账目。
陶山和婶娘也到蜀地、关中、胶州、杭州等地建立新店。
这一年陶姜在钱庄存了很多钱,赚得盆钵满溢, 算得上是个小富婆。
唯一让人有些失望的, 便是华亭庄子上杂交水稻今年配出来的种株都不尽人意。
吴均有些惭愧。
“此事没那么容易, 你要耐心。总有一日我们会成功。”陶姜看他满面愧色, 心道是个老实靠得住的。
“明年再接再厉, 不要气馁。”陶姜给他打气。
吴均重拾信心,感激涕零, 带着陶姜送给家人的布料和给小孩子的平安符走了。
店里年底盘账,婶娘他们忙新店事宜,陶山陶水各地巡查,大家直到年前才赶回京城。
一家人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年。
这是陶姜在这里过的第二个年。
年后二月初九,顾平章到礼部参加会试。
初九考第一场,十二日第二场,十五日第三场。
今年冬日格外冷,春二月走在街上,呼出的白气连眼睛都糊住了。
考场中更是极冷。
若没有好身体,很难撑得住。
顾平章过了年便是十八岁,他身体这两年养得很好,极少头疼脑热。
即使这样,考完出来时,陶姜感觉他整个人瘦了一圈。
其他都好,考场实在太冷。三年一开,没有丝毫人气,跟冰窖似的。
陶姜给他袍子里塞了鸭绒,比起其他人已经算是保暖很多,还这样冷。
那些寒门学子,当真是为了功名吃尽苦头。
考完后,礼部紧锣密鼓阅卷,讨论,呈递,赶在三月十五前公布成绩。
顾平章位列第一,考中会元。
紧接着便是殿试。
皇帝当庭策问。
问的是时事,与蛮族连年征战有关。
朝廷去年接连战败,损失惨重,被蛮族占去的三城至今未收回。
又逢旱情和水涝,国库空虚,已发不出军饷。
顾平章以屯田养军,以军养军之策,震惊四座。
他的策论一出,考官哗然。
新帝满面激动。
殿中青年气质出尘,平静从容。
他在殿中年纪最小,不过十八而已。
如此年龄,已有如此气度!
“好!”
殿试上,皇帝当堂指出三甲。
顾平章为状元。
金溪云为榜眼。
欧阳桐为探花。
之后举子唱名,武人换授。
皇帝赐宴琼林,百官恭贺。
顾平章入翰林,授翰林修撰,从此便是有编制的六品官了。
榜眼、探花授翰林院编修,七品。
顾平章负责修《太祖实录》,每日早出晚归,勤勤恳恳。
比起连中三元的光辉履历,他在翰林院可谓低调至极。
新帝对他赞赏有加,欲破格提拔,但顾平章以《太祖实录》未修完为由,推辞了。
多少人说他文采过人,然脑子不好使。
这一步登天的机会,他说不要就不要。
“真是个榆木疙瘩!穷贱命!” 金宵冷嗤。
陶姜却知道顾平章聪明着呢。
她熟知书中剧情,知道魏王会篡位,这个时候受皇帝赏识可不是什么好事。
这个时候最好是低调,不引起皇帝注意。
但顾平章又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何事,他应该抓住机会往上爬,更不可能将皇帝的赏识拒之门外。
他如今做的事完全不符合正常人思维,让人不解。
难道他看出什么了?还是他知道新帝气数将尽,不欲与之有瓜葛?
不可能吧?他神机妙算不成。
陶姜觉得顾平章肯定在打什么算盘。
*
这日,陶姜又受邀前去承恩伯府见冷凝儿。
这姑娘去年一直闹,先帝大丧后承恩伯府不复从前,她以为忠勇伯府会落井下石趁机解除婚约,谁知那家人清楚得很,他们家在朝中已无任何立足之地,更不可能娶什么权贵之女。
冷凝儿是他们家能娶到最优的人了。
承恩伯府虽大不如前,但冷凝儿外祖富可敌国,她的嫁妆不可估量。
他们早就打上了主意。
冷凝儿冷嗤不要脸。
承恩伯府如此境遇更不可能解除婚约。
冷凝儿不知是不是想开了,后半年开始不吵不闹,成功让家里人放松了警惕。
她如今已可以出门。
陶姜偶尔受邀前来。
她对自己当时说的话耿耿于怀,总觉得这丫头憋着大的。
冷凝儿神秘兮兮,拉她去听戏。
德胜园在京城里是出了名的,宋柳声是名角。
冷凝儿带她去听宋柳声的《锁麟囊》。
陶姜当初在华亭听过一回,就是冷府上请的。
到京城还没来过呢。
冷凝儿混成了老顾客,一进园子,管事的便将她请到包间。
这里正对着戏台,视野极佳。
他们刚坐下,便听见楼下有人嚷嚷。
原来是为了这间包间的缘故。
陶姜探头一瞧。
这不是巧了吗?
闹的正是那忠勇伯府李亭望。
“这天字一号包间,你砸钱弄到的?”陶姜好奇。
京城里权贵大把,以冷凝儿身份,恐怕很难拿到。
“我认识老板。”冷凝儿目光炯炯地盯着戏台,“快开始了。”
陶姜思索了下:“德胜园老板,谁呀?”
冷凝儿瞧了她一眼:“你日后便知道了。”
陶姜:“……”
您还不如不说呢。
楼下台子上响起敲锣打鼓的声音。
宋柳声扮的新娘穿着凤冠霞帔,坐着花轿出场。
众人喝彩。
陶姜紧紧盯着,不由为其震撼。
她没见过宋柳声卸妆后的样子。
但那声音似一泓清水,气息浑厚,唱腔圆润饱满,一声既出,陶姜只觉心中无限婉转。
“好!”她跟着叫好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