芈黍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 汉世祖 第969节,汉世祖,芈黍离,起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不应该呀,实在不应该啊!近两年来,老皇帝戾气已经少很多了,这究竟是受什么刺激了!
但不管如何,作为荆湖北道最高长官,樊知古必须得有所表示了,总不能真让陛下把自己小舅子也给杀了吧……
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
比起外边的血腥恐怖,行在内,氛围还是安宁的,带着江陵特有祥和。雅致的厅堂间,老皇帝身上只罩着一件裘袍,腰带也没系,还是一副闲散的模样,只是微微佝着腰,来回踱着步。
堂间,樊知古正跪着,他终究是得到了面见老皇帝的机会,只是人显得有些狼狈,甚至恐怖。求见之时,用力过猛,不只头磕昏了,皮还破了,血流如注,不及打理,到老皇帝面前也是这么一副失仪的尊容。
沉默着,扫视了他几眼,老皇帝终于伸出了手,轻声道:“樊卿,平身吧!”
“臣不敢!臣有罪!请陛下降责!”樊知古有些机械地叩请道。
闻言,老皇帝面上露出一抹恼怒,直接冷声道:“你磕得满头血,求见于朕,若只为说这些废话,那你就滚吧!”
老皇帝这么说,樊知古自然不敢再兜圈子了,深吸一口气,拜道:“陛下,那些辜负圣恩、贪赃枉法、渎职害民之蠹虫,死不足惜,陛下业已重刑惩之,上下慑然。臣斗胆,恳请陛下稍事宽容……”
“樊知古啊樊知古!朕看你是脑子磕坏了!”这一张嘴,口风顿露,老皇帝则一点也不客气,冲其斥道:“朕为何要借走私案,严刑峻法,大加杀戮,你心里就没有一点思考?”
老皇帝此言一出,樊知古心中顿起涟漪,他当然不可能没有思考,否则就不配作为一个政治家,也不可能走到如今的高位。
似乎也不期待此时樊知古能做出什么回答,老皇帝步子加快了些,边徘徊,边说道:
“你上任荆湖北道,已经快两年了,不算短了,对于湖北眼下的政治格局、民心民情,你就没个了解,心中就没个判断?
要知道,湖北这个地方,自臣服朝廷以来,是没有经过深入、彻底整顿的,保留了太多旧时代的东西!
早年示之以宽,既为了快速而平稳地恢复治安,也因为那些人还算识趣。
然而,几十年了,江陵府是日新月异,江夏都是一座全新的城池,人也跟着变了,变得居心叵测,变得肆无忌惮,甚至把朝廷的宽容看作理所当然!
从鄂州到江陵府,确实是一片繁荣,但这些气象,是湖北数百万士民用血汗造就,有些人却自矜其能,认为是自己的功劳!
什么高家、李家,什么孙家、魏家,都在扩张自己家族的影响力,这些本应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家族,如今却想着成为五姓七望那般的千年世家,把荆湖北道当作是自家的后院,予取予求。
狼子野心,其心可诛,就这等人,也敢有如此奢望!也不开眼看看,当今天下,是谁之天下!”
老皇帝说到这儿,是表情冷酷,语气严厉,而樊知古,则是一副五体投地的姿态。他当然看得出,老皇帝打击湖北豪族,尤其是原来荆南政权的一些权贵,经此一事,“四大家族”的魏家肯定是扛不住了,必然走向衰落。
然而,让樊知古感到心悸的是,听老皇帝的语气,显然不打算就此为止,还要深入地疗疗毒,这就让樊知古心生疑虑了。
就任荆湖北道的这些时间,樊知古对道内的政治格局当然有所了解,清楚那几个家族的势力影响,在为政的过程中也感受到过掣肘。
整治打击一番,他自然是支持,大力支持,但若有尽数扫除的话,却也非樊知古所愿,那样荆湖北道很可能陷入动荡,大好形势必然不复,对他的治理并没有好处,这是站在荆湖北道主官立场上的考虑。
但显然,老皇帝是不可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那生硬的语气、强势的态度已然说明了一切。恐怖的是,行在外那上百颗人头,依旧没有让他满足……
脑子里飞速盘算着,很快,樊知古伏拜道:“陛下忧国忧民之良苦用心,臣未能体谅,是臣之过。只是,国舅并非荆人,湖北之事,与之牵涉不大,恳请陛下宽宥!”
听樊知古为符昭寿求情,老皇帝表情显得有些怪异,审视的目光落在他身上,良久,方才幽幽说道:“樊知古,你是不是觉得,朕下诏处死符昭寿,是做做样子,就等着你们这些大臣来给朕提供一个台阶下,一方面全私情,也不误国法?顺带着,还能获得朕的好感?”
诛心之言!老皇帝语气虽然平和,樊知古听着却是汗毛直竖,直呼其名倒是小事,被老皇帝认为自己在揣测圣心、用心不良,这性质可就大发了。
做臣子的,很多时候都需要领会上意,但也是要分情况的。至少老皇帝眼下所理解的方向,对樊知古来说,具备大恐怖……
“臣万无如此机心!请陛下明察!”樊知古道:“臣只是觉得,国舅皇亲国戚,显赫而尊崇,即便有错,也当是为那魏忠所惑,断无与之沆瀣一气的道理,陛下略施惩戒即可,不至以刀斧相加啊!”
“人家给点名,送点利,就不知所以了,辜负君望,败坏门楣,这样的蠢货,留之何用!”老皇帝冷淡地盯着樊知古:“留着,让他犯更重的罪吗?”
“陛下以国法为本,大义灭亲,臣钦佩之至!”樊知古道:“只是,国舅毕竟是孝贤仁皇后之弟啊!”
提到符后,老皇帝那张冰块般的脸终有所动容,但同时,眼睛也眯了起来,直勾勾地盯着樊知古:“朕用得着你来替朕考虑这些人情世故?你似乎忘记了,朕连女婿都杀了,杀一个妻弟又算得了什么?”
这话一出,樊知古脸色剧变,到此为止,他才意识到,自己是真的打错算盘了。而因为错误判断导致的错误举动,显然影响了老皇帝对樊知古的看法,此时此刻,跪在地上,樊知古心中忐忑不已,只觉得老皇帝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他全身一般。
不过,对于樊知古,老皇帝显然还是有一定期待的。沉吟少许,抬起手,冲他道:
“话既然说到这里,朕不妨对你明言。朕对你这两年在湖北的治理,并不满意!
越级提拔于你,看中的就是做事能力,这一点,你似乎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
把话说开了,把你放到湖北布政使,就是要你强化朝廷权威,削弱打击那些意图贪掘朝廷统治根基的所谓望族!
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朕明白,办事求稳也能理解,但若你以为,只需要熬熬资历,更进一步便是水到渠成,那就大错特错了!
好好回想一下,你是怎么走到如今这威风八面的布政使位置上的吧……”
老皇帝这番话,说得樊知古冷汗涔涔,再不敢言其他,只是急切地表示道:“陛下训诫,臣铭记于心,必然谨从圣意,一去湖北苛弊!”
“但愿吧!”俯视着樊知古,老皇帝声音清冷地说道:“之前,朕可以当作你在熟悉政情,之后,好自为之吧!”
言罢,也不再与之多话,直接摆手将其赶走。樊知古有些失魂落魄地走出行在,被外边的秋风一激,方才回了神。
湖北的官僚们还跪着,前排的几人,也基本被鲜血“淹”了,但不敢有丝毫动弹。察觉到动静,齐刷刷地抬头,目光中都带有问询,不过樊知古没有任何言语表示,只是微低着头,继续跪在前头,那殷红的血渍此时就如清水一般,在洗礼着他的精神……
未己,一名卫士走了出来,环视一圈,朗声道:“陛下有旨,斩!”
诏谕一来,早已准备好的刀斧手,再无丝毫犹豫,刀起,又是两声惨叫,符昭寿、魏忠双双殒命!
而一直克制着、压抑着的刘文济,终于有些站不住了,还是王玄真眼疾手快,扶住他:“殿下无恙吧!”
感受到王玄真有力的臂膀,刘文济竭力地稳住心神,颤声道:“我,我无事!”
说着,便轻轻排开王玄真的搀扶,倔强地站着,即便双腿依旧有些发软。
而一旁,脸色同样有些发白的刘文涣,见刘文济这“不堪”的表现,脸色反而逐渐恢复了正常。
这样血腥的杀戮,对两皇孙来说,都是头一次,但刘文涣不似刘文济,当年安西一行,虽然没有直接上战场,但一路的经历中,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,在西北的时候,杀戮与死亡,还是见识了些的,只是不似眼前的场景这般触目惊心罢了。
入夜,萧瑟的秋风在江陵城间盘旋,带来无限凄凉,白日那场杀戮,依旧是那般令人感慨与回味。
行在内,昏黄的灯光微微晃动着,条案边,刘文济挺身直立,一手执笔,在纸张上书写着,他竭力地想要控制手,但还是忍不住发抖,脑海里那些血腥的画面呈现在纸面上,便化作一个个潦草而凌乱的字。
一道身影出现在房门前,几无脚步声,但此时神经高度敏感的刘文济还是察觉到了,抬眼望,正是老皇帝,正以一种平和的目光打量着自己。
不敢怠慢,放下笔,刘文济上前行礼。
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
老皇帝一时没有作话,缓缓走到案前,低头看了看刘文济写的东西,只瞄一眼,便轻笑道:“开始练习草书了?”
刘文济也低头看了下自己的“作品”,拱手道:“让祖父见笑了!”
听得出来,刘文济的情绪不高,老皇帝则念叨着: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!你这字里,隐隐有些杀气啊!”
刘文济低下头,轻咬着嘴唇。见状,老皇帝背过手,问道:“听闻你身体不爽,现在感觉如何了?”
闻问,刘文济道:“多谢祖父关心,孙儿并无大碍,只是,只是……”
见他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,老皇帝轻声道:“也是,白日那等场面,对你们这样未经世事的少年来说,确实是个不小的冲击,心理上需要努力克服!当然,没有当场吐出来,还算不错!
不过,你或许不知道,当年你爹第一次上战场时,才八岁,看到尸山血海,连腿都没软……”
“孙儿自是远不如父!”刘文济表示道,沉吟少许,又说道:“那些罪臣,欺君害民,渎职枉法,死有余辜,并不值得同情!只是,舅公他,毕竟是舅公啊!”
能够感受到此时刘文济内心的那少许挣扎,但让老皇帝好奇的是,刘文济与符昭寿之间,关系有这般亲近,值得其为之如此感伤?
审视着刘文济,老皇帝也感慨着说道:“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?平心而论,朕可以不杀符昭寿,留他一命,只需朕动个嘴罢了,下面那些臣子,只怕就期待着朕这般做!
甚至于,到了他们的嘴上、笔下,都算不得徇私,能被粉饰得一片光明,甚至给朕大唱赞歌,夸耀朕的宽容与仁慈!
为何?道理很简单,朕今日能在‘走私案’上宽纵符昭寿,在其他事件上就有理由宽容其他人,而那些臣子官员在面对他们亲人违法犯罪时,包庇宽纵,岂不也是顺理成章?
事情的发展或许未必如此,但朕不得不防!当然,朕不讳言,有借你舅公人头,以震慑天下权贵以及那些所谓豪族的用意!
过去这些年,朕确实有些懈怠、糊涂乃至昏聩,如今幡然醒悟,便用那些罪臣的血来明志吧……”
老皇帝这番话,固然不如白日人头滚滚那般惊心动魄,但于刘文济而言,却更加惊悚,老皇帝所言太平淡,而其中透露的意志,甚至冲击着他的价值观。
见孙儿在愣神,老皇帝继续说着,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倾诉:“长治久安是需要付出代价的,最先做起的,就是皇帝。有些刻骨铭心、大悲大痛,是必须得经历的,刘家的江山,也不可能仅靠外人来守护。
过去,是朕在勉力维持着,如今你爹也开始肩负起这份责任。我已经老了,行将就木,你父年纪也不小了,未来还得落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!
今日之事,祖父做得确实有些心狠,但是,若连这点坎坷与冲击都经受不住,感情任事,那未来也难提成就!
朕反复让你们记住的,你们是天家子孙,你与文涣更是太子之后,需要经受的磨砺,也自然要比其他人更多……”
一番话,说得刘文济愣住了,抬眼望,仍旧是老皇帝那张平和的脸,只是眼神中仿佛多了一些东西。认真地思索着,回味着,不知觉间,刘文济那口堵在心头的气逐渐消散了。
“孙儿愚钝,不明祖父之心、之痛,但祖父之教诲,定然牢记于心,永不忘怀!”深吸一口气,刘文济郑重地向老皇帝道。
看着这个还不满十六周岁的孙子,老皇帝心中也是暗暗感叹,也不知今日这番诉说,对未来有没有用处……
不过面上,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道:“你此言,朕就当做是你对祖父的承诺了!”
老皇帝今夜的谈话有些玄乎,刘文济听得震撼之余,也有些难明其妙,只能按着一直以来的习惯,颔首应是。
老皇帝宽慰一番,准备离去,不过刘文济却少有地主动发问:“祖父今日严刑峻法,固然可使上下震慑,但过激之手段,不怕引起反弹吗?”
老皇帝背对着刘文济,闻言停下脚步:“你所说的反弹是什么?”
刘文济鼓足勇气,沉声道:“七十余名军官连斩,数百名官兵缉拿,迅疾而果决,但水师也是军队,军队则是祖父常说的暴力机构,如此激烈措施,倘若引发哗变,威胁圣躬,岂不危险?”
听到这么个问题,老皇帝又一次转过身来,仔细打量了刘文济一番,不知是觉得这个问题有意义,还是刘文济提出这个问题更有价值。
沉吟少许,老皇帝抬手,淡定而坚决地说道:“水师整顿,抓捕犯罪官兵,乃是必为之事。事急从权,正因是军队,方才采取果断措施,以免激生他变!
至于你提出的顾虑,朕只能说,他们不敢!别看你祖父如今垂垂老矣,这点自信还是有的!同时,也要相信那些所谓望族以及军队军官们的见识,死一人与亡全族,孰重孰轻,他们心里有数!”
“好生休息吧!”在刘文济还在消化之时,老皇帝留下一句话,缓步离开了。
踏出房间,老皇帝仰面而叹,头顶是一片月明星稀,饱满的玉兔正播洒着柔和的清辉,也是,中秋才刚过。把手一伸,随身伺候着的胡德立刻把竹节奉上,老皇帝接过,在廊道间点了点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而在不远的廊道转角处,一道身影正隐藏在灯光下,身姿看起来很挺拔,正是万年侯刘文涣。不过,此时的刘文涣表情有些复杂,死死地盯着走出房门的老皇帝,目光中隐隐带有些嫉妒、委屈以及不甘。
老皇帝似有所感,头一偏,当即唤道:“是文涣吗?”
被点到名,刘文涣下意识地哆嗦了下,不敢怠慢,立刻站到光线处,躬身拜道:“是!孙儿在!”
刘文涣虽然尽力让自己在老皇帝面前表现得正常一些,但那股喷薄欲露的情绪,老皇帝却感受到了。以同样温和的目光审视了这个皇孙两眼,老皇帝冲他招了招手,道:“正好!你陪朕走走!”
虽然只是短短一句吩咐,刘文涣心头却是莫名一热,立刻应是。
……
秋风萧瑟,吹动着池塘间的清水,老皇帝佝偻着身躯,在树影之下,盯着晃动着灯火的水面出神。点点泪意在双目间浮动,嘴唇歙动,却是在嘀咕着:大符,你应该不会怪我吧!
从符昭寿被捕,一直到被斩,整个过程,老皇帝都没有见过他,就是怕自己徇私宽纵。当然,此时眼眶中打着转的眼泪,绝不是为区区符昭寿,只是老皇帝想起符皇后了。
<div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;">
<script>read_xia();</script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