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 059三合一,咸鱼被逼考科举,清涴,起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红薯这玩意儿吧, 其实大多数百姓目前为止都还没见过,就知道有这么个产量高得吓人的东西, 还让虞状元封了嘉秀侯。名声响亮, 却不是人人都能见到的。
这也很好理解,当初虞衡只让靖安侯府庄子上的佃户们种了红薯,后来收成不错, 禀报给了朝廷, 给自己挣了个爵位,种出来的红薯有一万斤都被胡尚书喜滋滋地搬回户部去了。
一万斤听着很多, 具体分到各州, 那就不那么显眼了。
尤其是红薯还是头一回试种, 朝廷就算给了各州刺史分了一千斤, 但只要脑子正常的刺史, 就绝不会干出把红薯全给百姓的事儿, 不得先把官府的试验田种上再说?
这也不是为了和百姓抢功,毕竟红薯先前也就在京城种了,能不能适应其他州的土质和环境还是两说, 南橘北枳的道理念过书的都懂, 农耕自古都是大事儿, 这等大事, 肯定要官府先来试探一下, 看看具体的情况到底是不是像虞衡说的那样。要是倒霉, 碰上自己这地儿不大适合红薯生长, 亏也是官府的试验田亏了,好歹没耽误百姓一年的收成,
现如今每一亩地的收成都是农户的命, 若是出了什么差错, 是真的会上演卖儿卖女的惨剧的。
那岂不是好事变坏事?
不过,就算如此,听说过红薯一物的百姓们对此事也有极大的热情,数着日子算着红薯收成的时候,就想听朝廷给个准话,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么喜人的亩产量?最重要的是,他们这儿地能种红薯吗?真种出红薯来了,这回官府种出来的红薯应该够给每家每户分上一点了吧?
这等大事,各州刺史也不敢怠慢,自打红薯种下之后,刺史们得了空就得过问一下红薯地里的情况,有费心的还亲自跑去看过几次,对着朝廷给的那本种红薯的册子一一询问负责伺候红薯的人,那上心程度,对待祖宗也不过如此了。
等到红薯成熟之际,各州刺史更是心情忐忑。既期待红薯给他们来个大惊喜,又害怕他们本地的土壤和气候不适合红薯生长,忙活了好几个月,到头来只剩一场空。
京城这边没有其他州那么大的烦恼,毕竟虞衡得了红薯也是在京城种的,不存在气候土壤的问题。但负责此事的农事员们心理压力也挺大,主要还是他们没见识过产量这么高的粮食,心里难免犯嘀咕。万一去年是嘉秀侯运气爆棚,瞎猫撞上死耗子,才得了那么多产量呢?亩产两千斤,这个目标真的太让人有心理压力了,万一他们今年点儿背,没达到这个数怎么办?
这其中要是出了什么意外,那岂不是他们的过失?人家嘉秀侯先前摸着石头过河,瞎种都种出了那么高的产量,他们兢兢业业伺候红薯几个月,到头来还不如人家嘉秀侯随便种种?
专业人士受不了这个委屈。
为此,虞衡这段时间见到了好几个上门来找他谈话的农事员,这些人大半辈子跟庄稼打交道,心性淳朴,为人踏实,觉得朝廷把这么重要的红薯交给他们,是对他们的信任。先前还斗志满满,这会儿临近揭晓谜底的时候,几人心中又开始打起鼓来,生怕自己糟蹋了好东西。
这几人也是赤忱之人,没什么私心,跑来找虞衡,就是想和虞衡再次确认一下他们的种红薯步骤有没有错。他们还有模有样地学了先前虞衡让管事记录红薯生长过程的那一套,见了虞衡后,打了声招呼就把小本本掏了出来请虞衡过目,希望虞衡能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。
虞衡很是无语,拿着这小本本,无奈道:“你们与其来问我,不如去我庄子上的佃户。他们才是真正从头到尾种完红薯的人,你们现在拿着这个来问我,是不是有哪里不对?”
农事员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,闻言便笑呵呵道:“侯爷运道好,我们就是来找侯爷蹭蹭喜气的。”
虞衡:???
我看你们是来搞笑的吧?
农事员们特迷信地在虞衡这里蹭了一波喜气,顿觉信心满满,离开时还热情地邀请虞衡,“明天就是钦天监算出来的黄道吉日,我们也要开始动工挖红薯,侯爷可一定要来看一看啊!”
有您这个天降文曲星在,收成还能不好?
虞衡想说封建迷信要不得,对方却深信不疑,甚至觉得虞衡应该在他们动工前给老天爷上个香啥的,完全将虞衡当成了吉祥物。
虞衡:………
你们可真会玩!
吐槽归吐槽,红薯还是虞衡一手推出来的,第一次大规模的收红薯,虞衡能不去看看?
说起来朝廷骚起来了真就没别人的事儿了。户部分红薯,除却官府种的那一部分,也有一些幸运的百姓得了这个机会。按理来说,估摸着红薯快熟了,种了红薯的人家就根据自己家的具体情况,挑个合适的日子动手挖红薯不就行了?
但他们偏不!
钦天监为这事儿特地在一个月前就沐浴焚香一番,仔细算了个良辰吉日禀明了景隆帝。而后,景隆帝便下令,各地红薯,皆在这日开始收。
这命令就离谱。虞衡听了后第一反应就是景隆帝也被钦天监给带瘸了,实际上,在其他人眼里这事儿可太正常了,这等天降之物,就该有这样的排面!
虞衡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,觉得自己真是小看了大宣英豪。
这脑洞可以的!
大概是钦天监那位也不是白白混饭吃的家伙,他选的这个日子,天气格外好,艳阳高照,又时不时有清风拂过,很是舒爽,正是干活的好天气。
最离谱的是,这帮受“子不语怪力乱神”的官员还真摆了个祭台,并强烈要求虞衡在他们动工之前给老天爷上柱香。
说法和昨天农事员们的说法无甚区别,都觉得虞衡运道好,格外受老天爷眷顾,要是给老天爷上了柱香,万一老天爷高兴,又把红薯的产量往上加了加呢?
嗐,运道不运道的倒是无所谓,主要还是表达对老天爷的敬意。
虞衡还能说什么呢?只能出列,恭恭敬敬地给老天爷上了柱香,嘴里还念念有词,说了好些吉祥话,众人听得更为满意,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大干一场。
红薯全都在地里,这会儿去挖,想看产量,还有点像后世的开盲盒,不把它们全挖出来都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结果。
在场众人心里都提着一口气,生怕这回红薯给种劈叉了。如沈修等人想得多的,这会儿还担忧地看了虞衡好几眼。真种劈叉了,其他人倒好,不过是挨一顿批,虞衡就不一样了,他那爵位还是靠着红薯得来得的呢,又给了天下百姓这么大的一个指望,这会儿要是出了什么差错,天下百姓的怒火都得他一个人来承担,简直不敢想象。
他们的担心真是多余了。
虞衡才是他们中最淡定的那个人,系统的能耐虞衡最清楚,它说给的是基因品质最优秀的红薯品种,那这回就绝不会种劈叉。说句难听的,以系统空间出品的精品种子来看,就算把红薯胡乱往地里一种,之后什么都不管,说不定也能挖出一千多斤的产量来。
系统出品,就是这么厉害。
果然不出虞衡的意料,在挖完第一亩地的红薯后,众人瞧着那堆成小山般的红薯,个个儿都有成年男子手掌那么大,都不用上秤就知道,这一亩地出的红薯,起码该两千斤打底。
有了这个开门红,众人的情绪明显放松了下来,脸上的喜色藏都藏不住,纷纷前来向虞衡道喜,“嘉秀侯果然是我大宣的福星啊!得了这红薯,不知能造福多少百姓!”
官田这边情况还好,大伙儿都是读过书当了官的体面人,就算亲眼目睹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,还能勉强稳住自己激荡的情绪,和虞衡谈笑风生。
百姓们那边就不一样了。
先前说过,户部的红薯,除了给了官府试验田种,还分给一些幸运百姓,
这帮幸运儿自打得了红薯开始,家里就没闲下来过。先是有好奇想看看红薯长啥样的人特地登门来看个热闹,后来把红薯种了下去后,红薯地旁边更热闹了。周围百姓的眼睛都盯着这红薯地呢,要不是官府严令禁止不许私下偷挖别人的红薯,违者重罚还得三年不能分到红薯种,这些幸运儿家里的红薯地怕是没几天就得被人给挖空。
就这,也没减少周围百姓的热情。
红薯种下后就瞧不出里头的长势了,只能看见外头的红薯藤。但百姓们就觉得这红薯藤格外好看,一天跑来看三遍,比主人家还上心。
这会儿终于到了可以挖红薯的时候了,周围百姓能错过这个热闹?
说起来这片红薯地也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,对此可有感情了。为此,还有不少人自告奋勇跳出来免费帮忙挖红薯,也不是为了工钱这些俗物,主要还是想要体会一把挖出两千斤粮食的快乐。
他们庄户人家,最大的快乐不就是这个吗?
为这挖红薯的事儿,好些人家还差点打起来,就想抢个给人白做工的名额。
也是迷醉。
当然,红薯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,看着一个又一个硕大的红薯被人从泥里挖出来,众人的呼吸都不由粗重了不少。听说的红薯产量哪有亲眼看一看给人来的冲击大?
当场就有上了年纪的农户泪洒当场,那是感动的,“我种了大半辈子地了,就没见过一亩地能种出这么多的粮食!这是神迹啊,神迹!”
也有人悄悄抹泪,“要是早几年饥荒的时候有这个红薯多好啊!我那个小闺女,愣是没撑过去。要是生到现在,家里不但不会饿着她,还能有余钱给她买漂亮的头绳戴!”
后世有人调侃说花国人似乎自带种地天赋,又特别会吃,见到什么东西都会琢磨一下能不能吃。有种说法便是说这是花国人刻在骨子里的饥饿基因,据说从周朝至民国,有过记载的饥荒次数共有5285次。这是什么概念呢?周朝到民国也不过是3000多年的时间,也就是说,平均下来几乎不到两年的时间,就会有一次饥荒出现。
要是碰上□□,那就是人间炼狱,白骨露于野,人竟易子而食的惨剧也不是没有过记载。
在这种情况下,花国人几乎将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尝了个遍,好吃的进了食谱,不好吃的也没浪费,大多进了医书。
虞衡穿越前生在一个物资尤为丰富的时代,就算没有生在大富大贵之家,起码也是衣食无忧,变着法儿地吃遍各地美食也不是问题。穿越后更是锦衣玉食,即便这会儿的社会不如后世便利发达,虞衡的生活质量还真没怎么下降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,奢侈的公子哥儿生活他也不是没过过。
所以,虞衡虽然知道现在的百姓日子过得不容易,却不能真正体会他们的艰辛。这也不奇怪,未曾经历过同样的苦难,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呢?
试验田那边的官员还能保持冷静,体体面面地交流。农田这边的百姓直接泪奔,他们也是经历过饥荒的人,因为饥荒失去亲人的岂止刚才出声的那一个?被他俩一带,围观的百姓们都想起了自家的惨剧,当即也开始掉眼泪,怀念起自己的亲人,“我娘当年骗我们她先吃了,把粮食全都给了我们,自己却……”
“当年我媳妇儿肚子里还有个娃娃呢,都没能生下来。那孩子也是福薄,怎么不会挑个好日子呢?要是这会儿来了,我不得把他当宝贝似的养大?”
………
一通回忆下来,也不知是谁带头朝着皇宫方向跪了下来,对景隆帝感恩戴德,“这都是陛下圣明,才能让我们种上这天上才能有的红薯啊!”
反正封建帝制社会,天有异象有什么功劳往皇帝头上扔就对了,当然,相对应的,皇帝背的锅也多。发生天灾了,皇帝的锅,罪己诏准备;贪官污吏欺压百姓,还被调走了?皇帝的锅,识人不明。皇朝末期大概率就是这种状态,贪官污吏横行,百姓怨天载道,民不聊生,然后好汉们振臂一呼便不断有人纷纷响应反他娘的。
好在大宣朝明显还没有什么末世景象,瞧这状态,分明是蒸蒸日上的盛世光景。所以景隆帝受到的赞誉便格外多,在淳朴的百姓心里,现在景隆帝的功绩已经超越了尧舜等明君,毕竟那几位只是传说中的人物,真正给他们带来的实惠,让他们不再饿肚子的,还是景隆帝。光凭这一点,景隆帝就赢了。
就是这么真实。
还在试验田那边的虞衡自然不知道这边的情况,他这会儿正在看着农事员们给红薯过秤,冷不丁就听见系统感慨道:
【宿主这回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!我似乎有点明白了,宿主当初为什么拼了命都要完成目标跟我换物资了。】
系统除了日常和虞衡互怼外,很少有其他的情感。这会儿突然冒出来感慨了这么一大通,倒是将虞衡给唬了一跳,下意识就问道:“你哪里出问题了?短路了?”
系统:………
好气啊,真想干掉这糟心玩意儿!
但是百姓们的哭诉太真情实感,系统一时间竟不太想发作,反而干巴巴地给了虞衡一句:
【恭喜宿主达成“名满天下”成就,奖励玉米种子一堆。】
说完,系统又怕虞衡继续瞎逼逼,毕竟上回他问系统要的是土豆,系统没给他来着。想到这事儿,系统又解释了一句:
【玉米和红薯可以分垄交叉种,土地使用率更高。】
虞衡当即喜上眉梢,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等意外之喜,连连笑道:“这也是好东西,谢啦!”
系统傲娇地冷哼了一声,心里暗爽,嘚瑟地下了线。
百姓们那边的追忆往昔大会还在继续,一个个儿无师自通地上演了一出忆苦思甜,也有人谢恩完后,又想起了虞衡,擦了擦眼泪开口道:“回去后我就给小侯爷立个长生牌位,这样的大好人,就该平平安安健康长寿的才好!我天天给他上香!”
“好主意!我也在家弄一个!要我说,就凭小侯爷的功绩,给他个侯爵还低了呢!这等从来没有的大功劳,怎么着也得值一个……诶,最高的那个爵位叫什么来着?”
旁边就有人给他补充,“国公。”
“对,国公!小侯爷还能配不上国公的爵位?”
那可太配了!百姓们摸着良心齐刷刷点头,他不配,还有谁配?
就有人小声道:“这你们不知道了吧,据说陛下最开始是想给小侯爷封国公的,但靖安侯不还是个侯爵吗?儿子的爵位比老子还高,提起来好像也不是那么个事儿?”
“这么说来,竟然还是靖安侯耽误了小侯爷的爵位了?”
小侯爷可太惨了,一般都是儿子坑爹的多,怎么到了他这儿,就变成当爹的给儿子拖后腿了呢?
这么说好像也不太合适,毕竟人家靖安侯早些年镇守边疆,抛头颅洒热血守卫了大宣的国土,让他们能过上太平日子。但是这消息,还是让人听了之后心里怪怪的。
大概还是小侯爷自己太优秀了吧?
无辜躺枪的虞启昌:好,很好,非常好。本侯竟然成了给儿子拖后腿的废物了?
百姓们哪里会想的这么多呢,他们欢天喜地的挖着红薯,直到所有红薯都过了秤,确定亩产真的有两千斤出头,这才喜滋滋地回了家,憧憬着明年自家种上红薯的光景。这么多的红薯,明年总该有自家一份吧?想想都激动得睡不着,百姓们最是淳朴,说要给虞衡立长生牌位,就给虞衡立了长生牌位,还在听说过官府试验田那边挖红薯前让虞衡给老天爷上香的事儿后,觉得这主意可太好了,以后他们也得接着干!
小侯爷不能亲自到场不要紧,到时候放个香案,意思够了就行,就是想取个好彩头。
后来的每一年红薯丰收之际,百姓们都会来上这么一出,都成一项风俗了。再后来便逐渐演变成谢农神的活动。就算很多很多年后,大宣朝都不复存在,这项活动也长久长久地传承了下去。
至于谢的那个农神是谁?当然是虞衡。
文官封神,虞衡的名字,甚至比大宣朝所有的皇帝还响亮。
当然,这都是后话,暂且不提。
只说虞启昌听了百姓们对他的吐槽后,心下还怪郁闷的,原以为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遮风伞,却不成想竟被儿子超过了?虞启昌的心情很是复杂,有点酸涩怅然,更多的则是自豪。
沈氏就直接多了,将虞衡夸了又夸,“今年不用说,指定是个丰收年。据说啊,光是京城的红薯产量,就有将近两万斤,试验田那边土地肥沃,亩产都往两千三四上走了,就是一般的地,也有个一千九百多斤,街头巷尾都在夸你呢!”
虞衡还怪不好意思的,挠头笑道:“先前都夸过一轮了,怎么又开始夸了?再说,我不也得了实惠吗?没必要再出这个风头。”
“这我哪里管得了?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你,我还能捂着他们的嘴不让他们说话不成?”
这等夸他儿子的好话,沈氏哪里会拦着?这几天她天天让人去打听民间消息,听了百姓们对虞衡真情实感的彩虹屁,一天都有好心情。
乐完这一遭后,沈氏又叮嘱虞衡,“你二姐这会儿正在坐月子,不好过来当面向你道贺,给你送了份礼物来,是她亲自为你做的一双鞋,我让人送去你院子了,你好生收好。”
虞衡当即一笑,“难为她还能做双鞋,当年绣个荷包都能把双手扎满血洞,二姐这针线活见长啊!”
说罢,虞衡又道:“不年不节的,我也没出新风头,有什么好贺的,做月子还动针线,多伤眼!”
“知道你心疼你二姐,放心吧,这鞋子是她早先备好的,就等着这时候给你道贺用的。”
虞衡不由摇头失笑,“这么点小事,偏她巴巴惦记着。小外甥女还刚出生呢,在我身上费什么心。”
虞娇半个月前产下一女,如今膝下儿女双全,倒叫不少人羡慕。
虞衡这个当舅舅的自然去看望了一回,摸着良心说刚出生的孩子真好看不到哪儿去,不过也能看出来那孩子十分会长,五官底子不差,长开后定然是个小美人。已经两岁的阿元焦急地围着妹妹转圈圈,就想教刚出生的小姑娘叫他哥哥。结果可想而知,小姑娘闭着眼睛睡得正香,阿元白白叫了她几百声哥,都没能让小姑娘睁眼看他一眼。
小孩子哪里受得了这个委屈,当即哇的一声就哭了,还把小姑娘给惊醒了,来了一场二重奏。
虞娇在产房歇着,虞衡不好进去,正和苏熙说话呢,冷不丁就听到了孩子们的二重奏,哪还有什么说事的心思,赶紧手忙脚乱地跑去哄孩子。
沈氏后来还笑虞衡,“你倒好,还未成亲,先学会了怎么哄孩子,日后我也不用为我的孙子孙女们担忧了!”
虞衡老脸一红,觉得沈氏真是像极了后世催婚催生的老母亲,媳妇儿还没进门就已经开始琢磨着第三代的事儿了。
想到这里,虞衡顿时压力山大,赶紧转移话题,“您要是想抱孙子,不有元昼在?大嫂肚子里还踹着一个,着什么急呢?”
却不防沈氏正了脸色,认真对虞衡说道:“我只先跟你透个口风,你爹同我商量过了,等你成婚后,我们便分家。”
虞衡都惊呆了,下意识地问道:“怎么突然想起分家来了?现如今不是好好的吗?还是说,儿子哪里招爹娘的嫌啦?”
后一句,虞衡又笑嘻嘻地哄沈氏,想轻松点从她嘴里套个话。
“还不是你太能干了?”沈氏瞪他一眼,既有儿子长大了感慨心酸,又有为人母的骄傲自豪。
虞衡脑门上顿时挂满了问号,忍不住笑道:“这是何意?莫非儿子太过能干了也是一种过错?”
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?哪家父母会嫌弃儿子太出息呢?
沈氏还真不是开玩笑,微微叹了口气,沉声道:“陛下给你封了侯爵,侯府都建好了,就这么空着,你觉得合适?”
这会儿沈氏已经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个问题,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,伸手摸了摸虞衡的脑袋,柔声安抚他道:“你如今也是侯爷之身,又有功绩在身,若是再同我们住在一起,倒是总让人觉得你年纪小,顶不了门户,容易看轻你。反正两家侯府紧紧挨着,你搬过去也不妨事,想来就来,天天都歇在这边也无妨,主要就是面上搬出去,告诉其他人,你也是个顶门户的大丈夫!”
说起来,虞衡的年纪确实容易让其他人小看他,放其他地方,扮猪吃老虎也未必是件坏事。不过官场中,地位分明,虞衡明明爵位在身,功绩超过朝中绝大多数人,但功绩归功绩,威望还真不够。
别说官场了,听听民间对他的称呼,小侯爷。哪家侯爷被这么称呼的?亲民是亲民了,就是有些时候吧,确实不大方便。
比如在涉及朝政大事的决策上,是威望高的人说的话让人信服些,还是虞衡这个在所有人心里还是个孩子的家伙说的话更可信呢?
太过年轻,有时候并非是好事。更何况虞衡还没成婚,自来成家与否都是一道微妙的分水岭就算到了后世,同一年龄,大多都默认成了家的那位会更成熟一点。
这会儿更不用提,在很多人心中,虞衡还真就是孩子。
这很多人中还包括了景隆帝和诸位阁老,他们对虞衡的态度确实十分和善,但统一的观点都是:才华没得说,还要再历练历练。
虞启昌决定在虞衡成婚后就把他分出去,虽然听起来在这个时代有点不那么符合主流行为,但细究起来,确实是对虞衡有利的。
虞启昌是谁啊?镇守边疆的英雄,护崽狂魔。早些年对虞衡的过分关爱护犊子,让别人对虞衡高看一眼,现在坏影响来了,虞启昌护崽狂魔的印象深入人心,就连景隆帝都见识过几次,长年累月下来,虞衡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不就成了个小崽崽?
虞衡是个聪明人,哪里想不到这一点。但这会儿这么一发散思维,虞衡又忍不住觉得牙疼,这都是什么操/蛋人设,简直了。
当然,离虞衡大婚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呢,虞衡也不必着急,还能在家里赖上几个月。就是提前知道了这事儿,心里有点惆怅。照虞衡当年的打算,是想在侯府一直陪着虞启昌和沈氏的,就算分家,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,没想到这一天竟然来得这么快。
或许这就是太优秀的烦恼吧。
对此,系统只给了虞衡一个字:
【呸!】
虞衡当即翻脸,“差不多得了啊,没事瞎开什么嘲讽呢?上回还夸我呢,这回就开始阴阳怪气,真是老阴阳人……不对,老阴阳统了。”
系统最见不得虞衡这自恋的样儿,忍不住冷笑道:
【你怕是忘了自己基础智商只有60的事实了吧?】
“没忘啊,那不更证明我有多励志了?”虞衡双手一摊,“说的那些智商点都是你白送我一样的?”
我凭自己本事赢来的智商值,为什么不能嘚瑟?
系统:………还真没毛病。
等到京城各处的红薯全都过秤完做好统计后,各州刺史报喜的折子也陆续飞进了皇宫中。
胡尚书俨然已经乐得找不着北,看着各州刺史呈上的折子,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多了几道,畅快大笑道:“好好好!红薯果然是神物!各州刺史都说今年得了个大丰收,土地最肥沃的泽州亩产比京城还高,上了两千五百斤。就算最贫瘠的凉州,亩产也有一千八百斤。陛下,这是陛下之功,社稷之福,万民之福啊!”
一时间殿内大臣呼啦啦跪了一地,口中都称陛下万万岁。
虞衡也跟着歌功颂德了一回。没错,虞衡也来上早朝了。本来以他那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之职是混不上早朝的资格的,先前他也拿这个当借口偷懒。但这回不一样,红薯之事本就和他息息相关,虞衡能不来么?听听其他大臣给他的彩虹屁也是极好的呀。
虞衡翰林修撰的品级不够?没关系,这货头衔多,不还有个侯爵在身吗?都侯爷了,还能没有上朝资格?
这会儿也有不少官员眼神直往虞衡身上瞟,听了胡尚书这番话后,这些官员们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:这个侯爵给得值!
说实话,虞衡弄出红薯来,受益最大的还真不是老百姓。哪个阶级手里的田地最多?必然是站在金銮殿上这帮统治阶级啊。他们名下产业颇丰,田地打底三位数,虞衡弄出红薯,直接让他们多出来多少粮食呢?那可都是钱呢!
可以说,这会儿大殿上站着的,就没有不受益的。得了虞衡这么大的好处,这些人还能继续像先前那样喷虞衡?
那必然是不可能的。
当然,这也和现在外头那帮还在兴头上的百姓一般。毫不夸张的说,现在谁要是当街嚷上一句虞衡的坏话,怕是当场就要被愤怒的百姓群殴。当官的敢这样干,第二天名声就得臭大街。
老百姓的爱恨就是这么简单粗暴,给他们带来好处的,让他们能吃饱饭的,都是大好人。其他人敢污蔑好人,那定然是坏透了的贪官!
虞衡却愈发低调,这时候确实是他最招人眼的时候,瞧着风光,十分得民心,也得景隆帝的信任,但虞衡更明白,他这会儿要是真飘了,怕是会受到来自社会的毒打。
这般镇定从容姿态,更让景隆帝和阁老们坚信这是个能扛事的孩子,景隆帝甚至私下直接对太子说道:“虞衡,可为贤相也。”
虞衡却很是淡定,在众人心情激动之际,从容扔下一个雷,“红薯产量虽好,但比较耗地力,最好种四年停一年,换上豆子,让地歇一歇才好。”
也是系统出品的红薯基因足够好,产量大耗地少,否则的话,怕是种三年就得歇一年。
众人先是一惊,而后又觉得没毛病,这就跟妇人生子一般,多胎总归更伤身体,要休养更久。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。
再说了,四年的红薯都能顶寻常粮食的十年的产量了,歇一年算什么?还是净赚的!种豆子也不错,豆子好啊,可以发豆芽,磨豆浆,还能做豆腐,多好的东西呢!
虞衡却不太满意这个情况,后世哪要考虑这些东西,想种就种,反季节水果蔬菜都能弄出来,真就科技改变一切。
哪像这会儿,种个红薯,竟然还要种四年歇一年?
【建议宿主把化学知识捡起来,只要有了化肥,这些都不是问题呢~】
虞衡当即回想起了当年被化学支配的恐惧,而后又自信起来,自己的智商都已经进入了顶级天才行列了,还怕这?
于是,虞衡信心满满地进了空间,又被名师好一通磋磨。做化肥原理听起来是挺简单,但问题是,古代要啥没啥,光有理论知识有个屁用啊?打个比方,就算你知道做冰箱,去了古代你能做出来吗?电都没有你做个屁的冰箱!
基础设施难死个人。
好在名师就是名师,时刻散发着智慧的光芒,和虞衡仔细讨论了许久,竟还真结合大宣具体的情况,搞出一套做化肥的简易方法来了。
就是吧,办工厂不容易,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也不是一件容易饿事儿,得向户部申请一笔资金。
这套路上回虞衡已经学会了,巩尚书上回为了修路的事儿,从胡尚书那里骗……额,是要银子时,虞衡看了个全程来着,对怎么从胡尚书那儿申请资金有着十分管用的经验。
于是,虞衡退出系统空间后,认真思忖了许久,提笔写了个计划书和预算表就跑去找胡尚书要财政拨款。
胡尚书目瞪口呆。
胡尚书痛心疾首!
胡尚书破口大骂,“杀千刀的巩秃头,你可造了大孽了!看看吧,好好一个孩子被你教成什么样了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