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小郎君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 卷罗幕,云安公主贵,长安小郎君,起点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云安走近城门时,见卫兵严查过路人的行李车马,以防歹徒拐带人口,便知就是李珩所言的“兴师动众”。她惭愧不已,只好赶紧自报家门。官府卫兵并不识得她,便将人先引到了一侧草棚,另去通知郑家前来辨认。
云安虽已编好了理由,但在二郎奔马赶到的那一刻,还是紧张得腿软,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二郎却像是从悬崖峭壁上猛被拽了回来,当着官吏人众,过路商客,无所顾忌地,死死地抱紧了云安。
“对不起,是我把你弄丢了!”
二郎声泪俱下,是从未有过的焦急自责。云安还以为他会数落自己,又惊又痛,不觉也湿了眼眶。良晌,二郎缓缓松开双臂,一双通红的眼睛怔怔地望向云安,犹是惊魂难定。
“受伤了吗?有没有哪里不舒服?”二郎抚着云安满是污渍的脸颊,上下仔细地端量,“是谁欺负了你?告诉我。”
“没有,都没有!”云安哽咽着,赶紧扶住二郎双手,歉疚地看他,“我原就在路边等你,可忽然有人抢了一位阿姥的钱袋,就在我眼皮底下,我便追上去了。那时情急,又没见你在哪,顾不上,一路追到了城外。后来也没捉住,还错过了时辰,被拦在城门外了。”
二郎听来万幸,却更后怕,倒吸凉气,复将云安揽入怀中:“都是我的错,我不该丢你一个人,都是我的错!”
云安不得已骗人,二郎的每一句道歉便都刺激着她的羞耻心,可她没有别的办法,唯有饮恨咽泪,暗咬牙关。
“云儿,我们现在就回家。”
……
草棚里的感人情形都被随后进城的李珩收入眼底。他远远望着,面无表情却心内隐痛,他原来不该是局外人。
直到那对夫妻离去,李珩才调转马首,直奔王府。他的情绪亦是在这一刻毅然转变的。及至抵达,阿奴跟随下马,才望清主人一张冷峻的脸。他不敢问,但知道李珩要做什么。
“去叫小婢把韦妃请到我的书房来。”
阿奴拱手应诺,心想,果然。
韦妃因李珩一夜未归,又不曾遣人告诉,也担心着,故而行动很快,不一时便到了。她开口就问:
“珩郎,你昨天去哪里了?可是遇到了什么危险?”
府苑之内,私下无人之处,韦妃都是这么唤李珩的。可她的体贴关爱却换不来李珩的转身。李珩一直背对着她站在疏竹窗下,许久才淡淡幽幽地说道:
“你不是知道么?我是去接应你父亲的。”
韦妃不禁皱眉,从话音里觉出几分漠然,仍诚恳道:“珩郎,父亲并未在北市见到你,他回了稠桑驿,以为事情有变。”
“是啊,有变。”李珩这句倒回得很快,却越发带出讥诮,“韦妃,你说实话,不要打哑谜,究竟为何要请裴云安夫妻参加家宴?你与裴云安之间,到底是何关系?”
韦妃大惊,脚步向后一跌,鬓边的步摇流苏猛颤,勾在了云鬟的发丝上:“珩郎,你,都知道了?如何知道的?!”
李珩冷哼了声,终于转过脸来,目光萧肃而逼视:“我自六年前纳你为妃,一直认为你们韦氏是清白传家,岂料,你父亲竟给了我一个莫大的惊喜!”
“是父亲说的?你还是见到他了?”韦妃不可思议地问,却也显然知道不通,双眉一蹙,落下泪来,“对,父亲有错,他对不起云安,对不起,我的妹妹!”
李珩绝非轻率之人,这是他平生第一回意气用事。即使明白身为小辈的韦珍惠没有错处,却只为云安不平,亦为他自己惋恨。
“你既知对不起,又怎不知弥补不起?为何要去接近她?!你们还想让她变得不幸吗?!韦珍惠!我也错看了你,你的大方得体,善解人意,都只是装给我看的不成?!”
韦妃亦痛悔,跪倒在地,不敢放声,忍着泪意道:“我自随母亲进门,便知道有这么一个妹妹,因我母女之故,被赶出家门。父母之过,不忍宣口,但父亲早也有悔意,多次私下与我说起。”
李珩不屑,冷笑一声:“悔?”
韦妃忍愧低眉,继续道:“父亲第一次与我提起,是我出嫁前夜,他不愿母亲知道,权作感怀。那时起,我就暗遣小奴四下追查。直到两年前,我才终于知道,父亲的嫡妻柳夫人现已是襄阳刺史的继室,而我的小妹也已许配郑家,即将要到洛阳来。”
“所以你在裴云安成婚时送了贺礼,只是为寻机会接近,并不是先前所说的,为我拉拢世族?!”事实越来越清晰,李珩便越发觉得被人算计,语态又添了十二分的冷刻。
“珩郎!”韦妃忽而不甘地高呼,却又瞬息泯于李珩愤恨的目光里,终究瘫坐:“夫妻六年,我唯有这件事瞒你,我,知错了。”
李珩尚有怜悯,亦是顾念六载恩情的,只是看着韦妃的眼睛,便自觉想到另一双相似的眼睛。他是听云安细述之后,夤夜反思,才发现这姐妹俩的相似之处。可惜,发现了,也不能挽回什么。
“事已至此,但凭珩郎处置,珍惠绝无怨言。”韦妃决然道,又敛衣郑重一拜,“只是,我也想问一句,珩郎是否喜欢上了小妹?”
女人的心思大多敏觉,况且韦妃情深意重,自能体察入微,而李珩的几番表现,也都尽在不言中了。
“是,若没有你们母女,如今申王府的女主人该是她。”李珩毫不犹豫,“你父亲作下的孽,天意却为我伸张,让我遇见了她。”
“可她,已经嫁人了,与她的夫婿情投意合。”韦妃正声道,既是在提醒,却不为儿女私心,“珩郎欲举大事,不能有亏私德。小妹亦深有教养,不会依从。”
李珩讪笑,眉间飞扬着卓拔之气:“我不是你父亲,既不会夺人妻子,更不会宠妾灭妻。但你,好自为之。”
韦妃心中一沉,旋即黯然失色,再也无话可说。
李珩短短数语,不仅是提醒韦妃不要低估他,也将韦妃之母明确地归为妾侍,便是将韦妃也降了一等。而一句“好自为之”,就算是断了夫妻之情了吧?
这样的处置,看似并无动作,实则摧人心肝。
“你回去吧,静思己过,家宴就不要再想了。”李珩挥了挥衣袖,又将身子背了过去。窗外摇曳的疏竹,曾见证韦妃红袖添香。
韦珍惠明白李珩的脾性,不曾哭泣求怜,很快悄悄离去。然则,闭门之声才落,又听启门声响,是阿奴走了进来。
“何事?”李珩辨得清是阿奴的脚步声。
阿奴原已知晓内情,又在门外听得清楚,是进来劝的:“大王何必苛责王妃,这不是王妃之过。大王心里明白,不是吗?”
李珩心绪已缓,叹了一声:“我不喜欢身边人骗我。”
阿奴自知身份,也不敢多干涉主人的家事,顿了顿,道:“如今韦将军做了北庭节度使,掌一方军政,三十万兵权在握,一动一静,皆令朝野忌惮。而长安又有胡将军为大王暗结才勇,以备大事。这内外相应之势已成,大王等待的机会就要到了。”
这番话倒真令李珩从容不少,亦明白阿奴实际所指。他轻笑,想起当年与韦家联姻的往事。
李珩是载德天子的第三子,亦是昭明德妃唯一的孩子。德妃少年入宠,又生有皇子,也曾宠冠六宫。奈何宫闱之事,美人迟暮,恩情日薄,都不过是常理。
德妃失宠,便连带李珩也成了皇帝可有可无的儿子。这也罢了,皇门子嗣岂能个个都被重视?况他既非长子,亦非嫡出,又有德妃端正教养,原也没有非分之心。
然则,一自天子嫡后薨逝,又来了个继后张氏,一切就都变了。张氏出身平常,不过是个典军之女,扬眉受宠皆因姿色美艳。但她不曾生育,一朝母仪,便极尽揽权,干预朝政,以固自身。
天子素有风疾,年过五旬便愈发昏聩,大小事务多由张氏左右。一并张氏满门,姊妹兄弟皆仗势擅专,收受贿赂,卖官鬻爵。而因天子至今不曾册立太子,张氏唯恐将来不测,又将心思对准了几个年已长成的皇子。
李珩的两位兄长皆是嫡后所出,对张氏一族积愤已久。张氏知晓,便日夜向天子进谗,污蔑他们阴谋篡逆,先令天子疏远,最终将他们废黜赐死。二兄罹难之时,李珩刚刚十二岁。
如此腥风血雨之下,德妃只想保全唯一的儿子,便在张氏面前虚与委蛇,遮蔽锋芒。德妃因母家杜氏与韦家有旧故,也知为儿子寻求将门做依傍,才有未来可期,便此定下了这门亲事。
彼时韦令义尚非节度使,门第虽盛,却无军权,不算显眼。而德妃又答应张氏,李珩纳妃之后会迁离长安,一生只求富贵,这才讨得了一线生机,为李珩避开了大祸。
李珩天纵英姿,远比两位兄长智谋高明。这般经历之后,他志除内难,便以韦家相协,暗聚才勇之士,必要还社稷清明,宗庙太平。这,便是他一直以来的大事。
五六年来,李珩行事顺利,从未引起张氏一族的疑心。只是也有遗憾,母亲德妃在他来到洛阳后不久便病逝了,母子间不曾见上最后一面。而如今,云安的婚姻,又为他的人生添了一桩憾事。
收敛回忆,李珩的面上添了几分忧切,感慨道:“朝局多难,祸在萧墙,九州四海看似晏乐,黔首黎庶沉浸盛世,却少知季孙之忧,顷刻间就能震动天下。我为大事,必不会失于眼前小节。韦家的事究竟如何,都以后再论,我也不会真的怪罪韦妃的。”
听到这样的话,阿奴的既感佩又感动,拱手道:“阿奴必为大王效死,鞠躬尽瘁。大王,昨日未见韦将军,是否安排再见?”
李珩眉头轻皱,微一摇头:“韦令义如今的身份不同,我能以子婿之礼邀他入府宴饮,却不能与他在王府详谈,时间长了便会惹外头的眼线怀疑,所以才约在北市废庙。昨日我虽被裴云安打了个岔,但韦令义还是露面了,你要再去废庙探看一番,确保万全。”
阿奴颔首称是,利落地离开了书房。
完全安静下来后,李珩踱步至书案前坐下,取出怀中安放的那支梅花钗,看了又看,不觉自语:“你会来找我的吧。”
李珩想,若云安发现自己丢了东西,也许他们很快就能再见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